資訊來源:Shutterstock 編輯:Lydia
天氣逐漸轉涼,秋,是水梨的季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就有許多好吃的水梨蠢蠢欲動,準備攻占大家的味蕾!比較敏感的小夥伴們肯定有發現,其實有些產期比較早的水梨,已悄悄在市場上發酵好一陣子。你知道嗎?水梨其實是種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的水果(小編是在工三小),不是啦,我是要說,平平都是水梨,其實有各種不同的品種,且都各自有各的特色以及產期,今天,小編就要帶大家了解臺灣這座寶島上,究竟有哪幾款水梨。
首先,要先帶大家了解一些基本的梨名!
(這邊的梨名是只梨子的名稱,想出如此中二的簡稱真是對不起大家)
粗梨、細梨?
臺灣早期的梨子,多以酸味較重的「橫山梨」為主,果皮顏色較深(偏褐色),肉質也比較粗糙,吃起來有澀味,親像這種土生土長的梨子,就是咖早阿公阿嬤在吃的「粗梨仔」,也就是粗梨。
至於細梨,就是溫帶梨,肉質綿密而得名,甜度相對粗梨高,目前市面上所見包括高接梨等,幾乎都為細梨,畢竟大家都是貴族嘴,因應市場需求,粗梨目前已經非常少見。
什麼是高接梨?
有買水梨的一定都聽過高接梨啦!但你知道嗎?「高接」並不是品種,是栽培技術。
傳說,高海拔的「溫帶梨」甜度高、口感好,但只能在高冷地區栽種,這對位在亞熱帶的臺灣農民而言非常不利!但聰明的臺灣果農們,將溫帶梨的花芽接穗,再接在平地的「橫山梨(粗梨)」樹上,歷經多番嚐試,最終竟然成功的讓氣候炎熱的臺灣平地也能長出溫帶梨!!所以,不論品種,只要是這種方式植出來的都叫「高接梨」。
好,那麼現在可以進入正題了!
接下來要替大家介紹幾款最常見的臺灣梨。
秋水梨
秋水梨是 日本 x 臺灣 的混種改良品,主要產地為宜蘭、台中后里、東勢。
產季:約6月
外型:果形圓潤、有黃皮、青皮兩種。
特色:肉質爽脆、果實多汁。
蜜梨
原名「福壽梨」,甜度極高,傳聞有蜂蜜味,因此被稱作蜜梨。主要產地在台中東勢、卓蘭和梨山。
(海拔越高的蜜梨通常越美味,對,單價也越高。)
產季:7月~10月
外型:頂部有隆起,外皮顏色深,看起來像粗梨,但吃起來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沒有要得罪粗梨的意思)
特色:果肉白、果核小,甜度超高,耐儲藏。
新世紀梨
高海拔限定種,原生表皮呈現青色,會因種植時採遮光套袋而變成白黃色。
產季:5~9月
外型:嬌小、略呈扁圓形,果皮帶有果斑,容易產生銹斑。
特色:表皮細薄、甜度高、脆口、可帶皮食用。(要洗)
※銹斑並不影響食用,如果有因銹斑特價的世紀梨,建議手刀買起來,好吃又划算※
新興梨
目前市面上最普遍、最耐貯藏的高接梨品種,主要產地在台中東勢和苗栗一帶,經過套袋的果皮會由青褐色轉為黃色,市場上也能看到青皮或黃皮的新興梨。
產季:7~9月
外型:外皮有明顯果斑,果大,頂部有爪形隆起(沒有蜜梨明顯)。
特色:多汁爽脆,品質穩定。
推薦商品
豐水梨
日本引進品種,日系三大水梨之一,果皮原為青褐色,套袋後會轉為淡黃色,品質佳且耐冷藏,在臺灣很受水梨控的歡迎。
產季:6~9月
外型:果型偏長圓狀,表皮上有明顯小白色斑點。
特色:果肉細膩且水份多,無論大顆小顆都很甜,品質穩定。
雪梨
新興梨的高接種類,適合在海拔高、氣候冷的地方成長,雪梨是所有梨子品種中個頭最大的,其賣相好、口味佳,被稱作「梨王」送禮、祭拜首選。
產季:11~12月
外型:果皮為黃褐色粗皮,削皮後才可食用。
特色:果肉相當青脆,甜度均勻,多汁甘甜。
上將梨
(攝影/記者黃美珠)
宜蘭的三星上將梨非常出名!因為地名與軍階中的三星上將相同,而得名。上將梨,其實是在地農民運用農業科技把屬於高冷地的品種引至平地轉種而來,所以並不是品種之一,更像是一種宜蘭獨有的在地「品牌」。
目前主要分2大品系:豐水梨、黃金梨。
產季:6月~9月
外型:果實碩大、果型圓潤。
特色:果肉細緻、爽脆多汁、甜度高。
其他你可能有興趣的消息,快來看看吧!